医疗投资具长期价值 未来股份笃定前行
既有政府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鼓励,也有疫情催化投资热潮的市场刺激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维持既有业务外,都将视线转向了前景广阔的医疗健康产业。
但近日的一则消息,揭露出这片看似繁荣的蓝海市场,也有风高浪急的一面。上市企业雅戈尔拟退出健康产业并向当地政府捐赠13.6亿医院资产,不过随后却出现“反悔”,由此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实际上,跨界医疗之路很难一蹴而就,不适应节奏的先行者也不在少数。
入局:抢占行业风口
5月23日晚间,雅戈尔发布公告称,公司董事会、管理层听取了广大股东的意见,决定终止向宁波市人民政府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的事项。
这则消息引起舆论热议,因为就在此前一周,雅戈尔刚刚于5月17日宣布捐赠公告称,为进一步聚焦时尚产业建设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公司拟退出健康产业,向宁波市人民政府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。
尽管雅戈尔打算退出健康产业,聚焦资金和精力发展主业,但是此次捐赠遭到广大股东反对,其实反映了新冠疫情之后,医疗健康服务赛道价值凸显,社会办医更成为多方关注点。其实,近年来在国家持续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红利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将要进入医疗健康行业。
早前,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、腾讯、阿里,都已在医疗领域有所布局,或投资、或提供数据支持、或引入合作伙伴,医疗行业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新风口。另外一批家电龙头企业,利用产业链积累,拓展医疗器械领域,外有西门子、索尼、飞利浦、松下,内有格力、海尔、美的、长虹美菱等,都已与医疗结缘。
在医院资产转售和医疗集团持续扩张之下,不少公司专注于并购医院类型资产。例如,未来股份仅在2021年就部署了三步行动策略,分别收购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(下称“国际医学中心”)、北京善方医院有限公司(下称“北京善方医院”)、以及位于新加坡的Fullerton Healthcare Corporation Limited(下称“富乐医疗”),在市场上显得十分活跃。
医疗健康业作为投资选择的风口行业,成了众多企业跨界投资的重要选项,特别是2021年,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进入新局面,医疗服务交易规模破千亿,达到六年来最高位。
困局:从挑战中窥见机遇
从雅戈尔事件中不难看出,医疗行业、民营医院等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。那么,医疗投资的挑战到底在哪里?为何医疗行业的跨界显得非常困难?
有业内人士认为,外部行业的进入者主要集中在地产、部分制造业以及互联网领域。地产和互联网是过去十多年赚快钱的典型行业,但习惯于周转快、收益高的企业很难适应医疗行业缓慢的收益节奏。无论从短期回报还是长期战略布局来看,跨界医疗需要具备长期、有耐心的资本,理性建立投资框架。
当然,市场足够大,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强劲。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6月底,全国3.5万家医院中,公立医院1.2万家,民营医院2.3万家,占比超65%。从数据上不难发现,留给社会资本的市场空间仍然非常广阔。
尤其近年来,国家进一步明确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定位。2020年6月,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正式开始实施,其中提到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”,为民营医疗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。2021年6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》,再次强调十四五期间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。2022年1月,国家卫健委印发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(2021-2025年)》,提出至2025年,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需由2020年的6.46张提升至7.4-7.5张。这将为优质民营医院迎来更大发展机会。
破局:扩张与深耕核心并行
根据开源证券研报统计,2021年不少医疗服务相关标的不仅恢复疫情前业绩增长水平,其中,爱尔眼科、通策医疗 2021上半年实现 50%以上增长,海吉亚医疗、爱帝宫、康宁医院 2021上半年实现 60%左右的高速增长,盈康生命、三星医疗、大湖股份也实现了稳健增长。
由此可见,虽受疫情影响,但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局面仍持续向好发展,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持续推进业务扩张,未来股份亦是其中一员。
从未来股份的投资特点来看,瞄准发达地区较先进的医药科技、平台和品牌,以及巨大而成熟的消费者市场,有望将海外的优质医疗资源及业务模式引进国内,加速其国内医疗健康业务战略布局,同时将收购标的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平台。
根据未来股份此前披露在医疗领域的战略定位,该公司拟在重点城市持续建设以机器人微创专科医院、日间手术中心门诊等机构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网络,夯实线下医疗机构网络布局。同时,公司将配备目前国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,如:达芬奇Da Vanci手术机器人、史赛克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等,根植于精准医疗赛道,实现不同疾病的分级诊疗,为患者提供覆盖问诊、手术、康复全周期需求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,进而搭建赋能行业的平台化资源网络。
医疗行业的投资收益具备周期长和成长慢的属性,民营医院的服务提升和客户获取需要漫长的口碑和技术积累。在品牌影响力、团队运营能力、核心竞争项目等方面打造出独特的差异性,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与协同,满足我国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相关阅读
-
热点